聯系人:范文聯
手 機:18605160539
客服QQ:727568778
郵 箱:727568778@qq.com
網 址:www.fuxingkeji.com
地 址:邳州市鐵富鎮農業示范園區
|
|
|
景觀設計師必須面對的六大設計需求 |
|
發布時間:2013-7-24 新聞類別:行業動態 點擊次數:788 |
景觀設計師必須面對的六大設計需求
整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都在尋找好的景觀設計師! 因為大家都意識到好的景觀對一個地產項目的成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建筑規劃、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趨于成熟之后,想在這幾方面出奇制勝已經很難有大的作為,因此許多發展商開始把設計的創新焦點轉移到景觀設計上來,以期用美好的景觀環境來給自己的地產項目加分,從而也導致了發展商開始對景觀設計師的重視。 但遺憾的是景觀設計行業的發展已經嚴重滯后于市場發展的需要,好的成熟的景觀設計師寥寥無幾,高水平的景觀大師更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這種饑渴的狀態導致了整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都在上演“尋找好的景觀設計師”的一幕。 景觀其實在前幾年,景觀設計師的地位還是相當低的,因為作為終端消費者的業主們還沒有意識到景觀的重要性,因此發展商也沒有投入的壓力和原動力。基本上建筑規劃做完報建完畢后,在圖紙上房子、道路、地面停車位、地庫通風井等占地剩下的空地,留給景觀設計師去“填空”。因此景觀設計師似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水平高低也很難體現出來。可以說,目前市場上80%以上還是這類景觀公司,習慣于做“填空題”,沒有規劃意識,也不懂規劃要求,只能做滯后的“設計工作”,還無法承擔超前的“規劃工作”。 這兩種景觀設計師是有很大不同的,一前一后,規劃和設計,已經提出了許多超出一般景觀設計師的專業要求,這對絕大多數景觀設計師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但這也是大勢所趨的發展方向,誰先主動應變,誰掌握了市場決戰的先機! 事實上,一個的景觀設計師要做好一個項目的景觀設計,使每個完成的項目不但滿足發展商的需要,也適合業主的需求,并且還要滿足復雜的建筑規劃規范,還要通盤考慮施工過程、成本因素、經營難點、銷售賣點、物業管理、消費者滿意度等等因素,只有這樣才能使景觀設計的作品成為一個實用的“產品”,而不是成為一個不能用的“廢品”,更不要成為一個不能出爐的“紙品”。 下面,從六大方面來闡述一個成熟的景觀設計師在進行景觀設計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六個方面的設計要求,它們同時也是對景觀設計師的設計約束,只有把這些“約束”變成“花束”,一個景觀設計作品才能真正成功,才能成為一個不朽的作品! 而這六個方面的設計需求,也可以作為作為投資者的發展商尋找合適的景觀設計公司的能力參照體系,一個具備宏觀意識、視野開闊、能力、溝通順暢的景觀設計師,對于一個項目的成功是基本條件,很多發展商都經歷過找錯人的痛苦經歷,往往損失金錢還是小事,但嚴重耽誤了開發時間給發展商造成了更大的經濟損失,也給社會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筆者分享這些多年從事景觀設計工作的經驗和心得,即是對自己和下屬的明確要求,也希望給發展商和設計師一個善意的提醒,對我們所從事的這份工作有一點點貢獻,避免走彎路和造成浪費,也算是對社會的一份小小的回報吧! 1. 以投資者的經營意識進行設計 這點對大多數景觀設計師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大多數景觀設計師并沒有經營公司的經驗,很難理解投資者的經營意識,也抓不住作為投資者的發展商的心理特點是什么?導致在進行設計前往往溝通不暢,對發展商的需要無法充分理解,做出來的設計作品自然很難通得過評審!從而加大了溝通成本,降低了溝通效率,甚至減低了發展商對設計師的信任度,為同心協力的把項目做成功設置了無形的障礙。因此筆者把設計師明白了解投資者的經營意識放在了首位!突顯其重要性! 投資者的經營意識有兩個核心的利益訴求點,一是成本低化,二是利潤大化。只要景觀設計師緊緊抓住這兩點,基本能滿足大方向不錯。但困難的是,這兩個利益訴求點是互相矛盾的,要成本低,很難做出高品質的產品,也很難要求利潤大化;而要利潤大化,勢必要多投入,以便可以有條件做出好的產品。這樣矛盾的要求考驗景觀設計師要做的考慮,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這也是我們不斷在強調適合的原因! 還有一點,在無法做到很好的平衡時,投資者的核心訴求點是:成本低化!這是市場經濟的特點決定了的,低成本已經能贏得許多的市場優勢,因此,許多發展商的經營模式是:成本,成本,成本!當然,這種經營意識下做出來的產品很難是高品質的,只能是大眾化的。高品質的產品還是要看如何平衡的問題! 2. 以策劃者的市場導向進行設計 策劃者的核心利益訴求點是:多投入一些,多做一些景觀亮點,以便可以使項目賣得更快更好。很明顯,策劃者是以市場為導向的,而不是以成本為導向的,這與投資者有很明顯的區別。這與策劃者的職責有關,策劃者在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是不問過程只求結果的,他們發揮的是推手的作用,努力用各種辦法使項目更好賣,并且賣得更快是他們的目標!因此多花一些成本是值得的,也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內,通常成本的壓力都會自然而然的推到投資者身上。 3. 以規劃者的規范思維進行設計 在這里規劃者指的是建筑規劃師,他們通常在兩者情況下開始建筑規劃的思考:一是在有市場調查報告的情況下,也是有了策劃者的市場開發思路或者是市場調查公司的市場調查數據做指導的前提下開始規劃,這種情況看似多了些約束,規劃起來不太自由,但實際上市場方向更清晰、規劃導向更明確,工作更容易開展,結果也更符合市場需求,期間返工的機會減少,對規劃者和投資者雙方都是有利的。二是沒有任何的策劃和市場調查做支持,僅僅是在投資者的主觀判斷下開始建筑規劃設計,這種情況往往盲目性很大,反復的幾率非常高,投資者想省錢、提率,卻因為規劃稿不斷的修改、調整而使效率大為降低,時間成本也更高,相比之下更不劃算。剛進入市場的新發展商通常都會或多或少的交這方面的學費,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不管是在以上哪種情況下開始建筑規劃設計,建筑規劃師說的多的是兩個字“規范”!除了滿足國家建筑規劃的規范,建筑規劃師很難要求他們做更多的事情,因為是時間成本問題,第二是超越了他們的專業知識,能力上無法使他們考慮更多的事情。當然不能怪他們,畢竟術業有專攻,各盡其職已經是很好的表現了。 景觀設計師如果不懂國家建筑規劃設計規范,很難理解一個項目為什么會這樣規劃,而不會那樣規劃?為什么常常損失景觀空間而不能更多的考慮景觀設計的需要?只有在了解并且理解基本的國家建筑規劃規范的前提下,景觀設計師還能有所突破的提出合理的規劃修改建議,使得整個建筑規劃在可能的前提下同時也滿足景觀設計的基本需要,這樣才能做到兩全其美。 4. 以施工者的工程便利進行設計 現實中設計師和施工者是兩個對立的群體,設計師的核心訴求點是怎么好看怎么來,而施工者的核心訴求點是怎么方便怎么來。一個注重好看,另一個關心好做,如果兩者不能“和諧”起來,往往使設計和施工脫節,又費時又費力,造成嚴重浪費,并且常常把投資者夾在中間,搞得兩頭不是人。因此部分吃過虧的投資者想找既能設計又能施工的公司,兩個擔子一肩挑,避免出現這種脫節的現象。 事實上,投資者想把這個“兩頭不是人”的艱難角色完全推到設計兼工程的公司身上,也是一廂情愿的想法。因為當兩個任務都放在一家公司身上的時候,因為利益推動的原因,設計工程公司會尋求平衡點,而這個所謂的平衡點因為要兼顧設計工程公司的自身利益需要,所以只能趨于平庸,結果是不錯也不對,不好也不賴,缺乏亮點,難以創新,不能出奇制勝!真正成熟的發展商會尋求自己具備整合和監控的能力,努力把兩種不同公司的工作協調好,而不是一推了之! 好也是省心的辦法,是找到兩家有專業能力又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景觀設計公司和景觀工程公司,這種有責任心的公司不會把別人的任務一推了之,而是會和投資者一起,與其他相關的專業公司密切協調,一切工作目標只有一個,是努力幫助發展商把項目做好,為此即便多做一些份外事也不會計較太多。這樣無論從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上來說對參與各方都是有利的! 當然,投資者必須愿意花足夠的時間去考察、洽談,并且一旦建立這種真誠的合作關系后不要輕易破壞,這種磨合對今后的項目合作是非常有利的,因為避免下一個項目的磨合,所以長遠來說更為有利。國外成熟的發展商都是帶著長期的合作團隊到世界各地進行投資開發的,這種模式非常值得國內的開發企業學習,這實際上也是一種低成本擴張的發展模式!因為長期合作的單位溝通成本低,而且往往可以獲得優惠價,對發展商而言又何樂而不為呢! 而對于景觀設計師而言,施工者追求施工的便利性是應該值得考慮并尊重的,畢竟一個景觀小品是否漂亮實用并非以施工的難度來衡量的。事實上,越容易施工的景觀小品不但時效性高、施工成本低,對施工工藝要求低,便于發展商實施,而且往往也易于維護,降低維護成本,這對于投資者和使用者都是樂見其成的事! 5. 以管理者的維護責任進行設計 部分很注重后期維護成本又擁有自己物業管理公司的發展商,在景觀設計公司進行方案匯報時,通常會叫上物業管理公司的負責人對方案提出意見,盡管還很少出現只聽物管公司意見的情況,但物管公司的人只要一出聲,往往景觀設計師幾乎要當場暈倒。因為物管公司的責任是用低成本維護好完工的景觀環境,對于他們來說,景觀越簡單越好,只要易于維護,怎么做都行!投資多少與他沒關系,樓賣得好不好、快不快和他沒關系,施工是否容易和他沒關系,消費者是否喜歡也和他沒關系,他只關心省錢的管好、并且不出事故行!你說你費盡心思設計的景觀亮點能激起物管公司多少激情?他表面越欣賞心里越犯憷,因為作為一個人他是會欣賞也是會喜歡優美的景觀環境的,但作為一個管理者,他有了不同的利益訴求點,這個利益訴求點會使他反對景觀設計師的很多設計創意。從這個角度說,物業管理公司的觀點是和幾乎所有其他專業唱對臺戲的。 但作為一個胸懷廣闊的景觀設計師,視野應該更高,眼光應該更長遠,在設計之初能充分考慮到今后物業維護的要求,豈不是能令所設計的景觀作品更有生命力?也更受大眾的歡迎?對于整個社會來說也是一件好事,這也是環境保護的要求! 6. 以使用者的審美眼光進行設計 景觀設計師在充分考慮到上訴五種不同身份的參與者的要求后,后的眼光要落在終的使用者身上了。因為真正意義上來說,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滿足的消費者的需要,他們才是真正掏錢買景觀的那一方,也是使用者,不管美還是不美,好用還是不好用,喜歡還是不喜歡,一切的評判標準都掌握在消費者的手上,只有他們說好了才是真的好!因此,設計師要學習去明白消費者、了解消費者,以消費者的審美喜好為導向,避免閉門造車,真正服務好消費者,這樣設計出來的景觀才是成熟的、符合市場需求的景觀產品。
一個景觀設計師在進行一個項目的設計時,只有完全兼顧到以上六個利益方的需要,才能確保自己的設計作品是成熟的、可實施的、具有生命力的。相反,如果設計師不能充分考慮到這些要求,而是一味的強調自己的規劃理念、設計創意,結果常常是可悲的!是被各方意見“和諧”后,不斷修改調整,后設計師的原創性已經完全喪失,設計師也已經被折騰得筋疲力盡,失去了創作的熱情(更別說激情了)。“和諧”后的作品沒有了個性、沒有了亮點、沒有了創意,只能淪為大眾化的“俗品”。 景觀設計師作為專業人士,拿別人的錢要替別人辦事。從這個角度來說,造成“俗品”的原因雖然很多,但我們更多應該從自身角度找問題,我們不能期望去改變掏設計費的發展商的思想,但起碼當我們對涉及到的各利益方的需要都做到起碼的尊重后,相信他們是能理解我們的良苦用心,并且也會給予我們辛辛苦苦開夜車趕出來的設計作品給予更多的接受和尊重! 以筆者這幾年的實際操作經驗看,要做到各方合作上的和諧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們甚至在享受作為設計師被尊重的感覺,這在國內還是比較少見的。希望設計師同行們都能先改變自己、提升自己、裝備自己,繼而再去影響別人,使我們的聰明智慧在中國人居環境的建設大潮中有用武之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