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產 地:南歐至伊朗一帶 科 屬:菊科金盞菊屬 特 性:一、二年生草本,喜強光,耐寒,喜涼爽濕潤,怕炎熱,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強。株高-35cm,葉長卵圓形,基部抱莖,頭狀花序,單生莖頂,花莖約6-10 cm,舌狀花單輪或多輪,平展為重瓣花,花期11-12月到翌年3-5月,是冬春季節良好的花壇用花。由于氣候影響江浙地區,主要在“元旦”、“春節”用之較多,到“五一”由于氣溫偏高,株形極不理想。現今主要有“棒棒”、“黑眼”、“宴會”等品種系列,顏色有黃色和桔紅色。“棒棒”比其它品種開花早10-14天。
播種育苗:
金盞菊種子每克在130-170粒之間,呈星月形,冬春用花一般在9-10月播種主要用于解決冬末、早春的用花,所以一般以9月份播種量大。現階段主要是保護地的床播、箱播育苗,少數專業盆花生產商用穴盤育苗,采用人工無土基質,介質經處理,pH值為6.0-6.8,EC值為0.5-0.75為宜。播種后用蛭石覆蓋,對種子發芽更有利,播后介質濕度在60-70%,8-15天出苗。
階段: 播種后4-6天發芽,金盞菊要求介質濕度較干。水分過多使其也不能夠正常發芽。溫度保持在-25℃,金盞菊喜光,不需遮蔭,如在9月份播種,為降溫可適當遮蔭。
第二階段: 此階段仍要保濕,但濕度比階段降低。這樣根能很好地扎入介質,而不會翹根。隨著根系往下生長,子葉漸漸展開,至對真葉完全展開即可開始噴施肥料,以濃度為50ppm的-10-的水溶性花卉專用肥為主。
第三階段: 這一階段種苗進入快速生長期,對水分和肥料的要求較高,可用50-100ppm-10-和14-0-14的水溶性花卉專用肥交替施用,以減少鹽離子的積累。在種苗生產中,施肥以少量多次效果較好,即每澆一次水即澆一次肥,用50ppm-10-和14-0-14的水溶性花卉專用肥能保證種苗的生長需要。但澆水需要干濕交替,有利調節和促進根系生長,溫度可適當降低到18℃左右,在此階段苗長有2-3對真葉,苗高有3-4cm,根系可長至3-5cm。
第四階段: 此階段為煉苗期,由于苗的根系基本長好,且有3對真葉,故要注意控制水分,施14-0-14的花卉專用肥,溫度、濕度比上一階段稍低,加強通風,防止徒長。 移植/上盆:在煉苗期過后,即可移植上盆。金盞菊一般采用12-13cm口徑的營養缽,一次上盆到位,不再換盆。如果是用撒播育苗的,好在1-2對真葉時,用128或288的穴盤移苗一次,之后再上盆。上盆時介質中可混入少量的復合肥作為基肥。 光照調節:金盞菊為喜光植物,生長、開花都需要有足夠的陽光,不需遮蔭。
溫度控制:上盆后溫度可適當保持在15℃左右。因金盞菊屬冷季節花卉,生長在冬春季,對溫室不需加溫,更不需降溫。只要適當保溫可以避免凍害,在上盆后生長期如溫度太低,會使花期延遲。
水肥管理:水肥管理主要是介質的選擇。對保水性能和排水性要求嚴格。在保證種苗有充足的水肥外,澆水前的適當干燥也至關重要。這樣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長。但不能使介質干透,而造成植株的枯萎死亡。追肥采用-10-和14-0-14的花卉肥交替施用為宜。每7-10天施一次,濃度在0-250ppm。一般生產者成本問題,施用復合肥較為普遍,但在冬季氣溫較低時應少用-10-的肥料。另外金盞菊對缺微量元素較敏感, 容易造成葉間失綠、枯黃,失去觀賞價值。栽培管理:金盞菊一般不用打頂,這樣花開得較整齊。在江浙地區以外,如要留多分枝則多采用打頂,留4-5片葉子。在冬季要注意保暖,這樣可使其青枝綠葉,花團錦簇,但也要注意通風。
病 蟲 害: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灰霉病、性芽枯病(用普力克800-1500倍,百菌清800-1000倍,可殺得500-800倍進行防治);生長期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及性芽枯病(用粉銹凈1000-1500倍,炭疽福美800倍,1∶0波爾多液進行防治);主要蟲害有蚜蟲等(用40%氧化樂果1000倍進行防治)。
出圃質量:花朵開始顯色至盛花期前期出圃為宜,冠幅在15-cm之間。株形整齊,葉色鮮綠。在裝車運輸中好不要超過12小時。如果次出花 未銷售完,可進行修剪一次,除去殘留花,仍可出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