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市低迷,如何提高產品價值而獲得更多營收,是苗木人為關心的問題,尤其是仍在為成本發愁的苗商。目前為普遍的三種方式分別是: 苗旅融合 案例1 百家所長 以地相租營游樂場所 “綠科秀”農科示范園,通過大量集聚新型生產資料的應用示范、農產品的種植示范、農業技術培訓來吸引和服務于生產者、商家和消費者;反過來,利用人氣集聚帶動技術轉移、生產資料推廣和農產品推廣。并將逐步在生態農業、新資源食品、花卉園林、智慧農業、水土治理等方面聚合資源,為農業提供一批“解決方案包”;在水果、蔬菜、花卉等方面聚合農場和合作社,幫助他們形成品牌。 案例2 一己之力 以花為媒建生態空間 種17年櫻花,送出去價值4000多萬元的櫻花,卻不賣一顆,這是他的一個財富計劃。08年與雕塑園的合作,何宗儒的櫻花在1個多月時間里,為雕塑公園迎來了上百萬的游客,光門票賣了00多萬元。這還只是注入主題,后續的運營品牌,加入產業功能,都將為其帶來豐厚的利潤。據了解,在櫻花節上很多產品也變得很暢銷,單是這一款創意的產品醬油雪糕賣了將近0萬。對苗木的設想太多,而忽視了它以外的東西是不可行的。一開始,苗木人對何宗儒送苗行為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苗旅融合的熱門,大家猜恍然大悟。 上述兩個案例的相同點都是以花木為媒介,以吸引大量人流為目的,通過銷售門票、其他產品等方式進行盈利。苗旅融合,更加適合大型企業和特色苗圃應用。 林下經濟 林下經濟,主要是指以林地資源和森林生態環境為依托,發展起來的林下種植業、養殖業、采集業和森林旅游業,既包括林下產業,也包括林中產業,還包括林上產業。在苗圃基地里,種植喬灌木同時種植草藥果蔬等。 目前,林下經濟已經越來越被重視。我國15年啟動了對林下種養殖補貼計劃,使當地在發展農林產業的同時改善了生態環境,農林業和林下經濟的結合成為了一條循環可持續發展的大生態鏈。據統計,林下經濟總產值已達2300億元。以浙江為例,15年觀賞花木生產面積雖然達到92%的比例,但它的產值只能在花木總產值的一半左右;食用花卉近年來發展較快,生產面積僅次于觀賞花卉,未來被賦予較高的經濟期望,都可以套種在喬灌木中。 苗木造型 造型在這兩年是非常火爆的,從花盆開始,到椅子、植物等。苗木造型是不適合跟風的一項,以紫薇花盆造型苗為例,從初的新奇到現在的普及,價格迅速下滑。因為,這一塊附加值除了感官上的體驗外,沒有塑造任何可成自發形成系統的空間。簡單說,是只能看,除此之外沒啥用處,和之前的苗木單品沒啥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