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是抗病性較強的植物,發病率比較低,常見病害有霉斑病、枝干潰瘍病、黃葉病等。但是近年來由于高溫高濕天氣的影響,白粉病已經成為法桐重要的病害之一,而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被列為法桐病蟲害防治的重心。 法桐現在葉子發卷,葉尖發黃不一定是病害,有時由于根系受到損傷,如在樹的周圍開挖管溝等,會引起這種現象。 法桐主要病蟲害有大袋蛾、天牛,對于蛀干害蟲可以采用毒簽,而食葉害蟲則可以噴灑農藥。
◆ ◆ ◆ 法桐白粉病 白粉病是植物病害中極易擴散蔓延且又很難根除的性病害,已在國內南北各地多種植物上有發生。它是由中的白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屬外寄生性,其菌絲體全部或大部暴露在寄主植物的葉、莖、嫩梢、芽、花和果實的表面,并產生大量由菌絲體、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構成的肉眼可見的白色粉狀物,故名白粉病。白粉病依靠風力傳播,傳染性比較強,病程短,再侵染發生頻繁且難以控制。 白粉病發病特點:白粉病的發病程度與環境溫濕度密切相關,春秋季發病較為嚴重,氣溫2℃左右可發病,15~℃是白粉病發病適溫度,但是當溫度超過25℃時病害發展趨于緩慢;環境濕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白粉病的發生,濕度越大對白粉病的蔓延越有利,然而雨水過多或連續降低又對病害不利。另外植物品種的抗病性、種植方式、氣象因素、氮肥施用量的多少以及植株的蔭蔽性、栽培密度等都是影響白粉病發生、蔓延的重要因素。 1、法桐白粉病發病癥狀 法桐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新梢,電可危害芽。受害新梢部位表層覆蓋一層白粉,染病新梢節間短,后期病梢上的葉片大多干枯脫落;葉片受害,背面產生白粉狀斑塊,正面葉色發黃、深淺不均,發病嚴重的葉片正反兩面均布滿白色粉層,皺縮卷曲,以致葉片枯黃,提前脫落;白粉病菌危害法桐嫩芽,使芽的外形瘦長,頂端尖細,芽鱗松散,嚴重時導致芽當年枯死,染病輕的芽在第二年萌發后形成白粉病梢。 白粉病菌侵染法桐后,潛伏在樹體內,一般在每年5-6月開始發病,發病初期,在葉片正面或背面產生白粉小圓斑,后逐漸擴大,導致嫩葉皺縮、縱卷、新梢扭曲、萎縮,影響該樹的正常生長,發病嚴重時,在白色的粉層中形成黃白色小點,后逐漸變成黃褐色或黑褐色,導致葉片枯萎提前脫落。
|